當前位置:首頁 新聞中心 文章分享

公差設計的重要性

時間:2017/6/3 瀏覽:5522
公差設計的重要性

作者: 李家倫, 美優顧問

產品公差設計好就是精品,公差抓不好就是次品。iPhone手機在外觀上給人的印象,就是完美無暇,具備了精緻工藝。這就是公差設計的傑出表現。

機構工程師常遇到的問題:
* 為什麼你們產品上有些零件無法輕易地裝配在一起?
* 為什麼在重要連接點上有時太松、有時太緊?
* 為什麼有些按鍵缺乏良好的觸感?
* 為什麼外觀的間隙有時候太大或不一致?
* 為什麼有些零件的功能,時好時壞或完全沒作用?
* 為什麼做了公差分析,卻遺漏了一些重要尺寸?
* 為什麼有的工程師畫的尺寸鏈一看就懂,有的老看不明白?

在新產品開發時,如果未做好公差分析,無法事先發現配適和功能的問題,直到實際零件製造和組裝時才才發現配適和功能的問題,經常導致修模,對整個開發案造成延誤及增加額外的成本。

記得仁寶總經理陳瑞聰曾說過,筆電產品利潤薄弱,只要有一個尺寸錯誤,就可能造成的這個機型虧本。因為產線的重工,客戶的索培,就會侵蝕掉微薄的獲利。這家公司最擅長的就是材料成本的Cost Down,但是對品質方面也投下許多心血,尤其對供應商的尺寸要求向來嚴格。就因為仁寶對公差的堅持,才能穩座筆電產業前3大製造廠20年。可見公差對一家製造業的影響有多大。

【可互換性設計】是一項戰略,確保所有零件在整個生產運行的期間都能順暢的裝配在一起,降低供應商的個別零件對整體組裝的影響。公差分析是一個流程,就是採取已知的零件公差來分析裝配的組合公差。DFI比公差分析還廣泛。它考慮到在設計和製造過程中的影響以及零件如何組合在一起的所有問題。

公差設計(Tolerance Design),是指對各種參數尋求最佳的容許誤差,使得品質和成本綜合起來達到最佳經濟效益,這是產品設計中不可或缺但又往往被忽略的一個環節內容。

公差設計DFI通常是在完成系統設計和參數設計後進行的,此時一般來說,各元件(參數)的品質等級較低,參數波動範圍較寬。公差設計的輸出結果就是在參數設計階段確定的最佳條件的基礎上,確定各個參數合適的公差。

公差分析主要是探討一個描述工件組合後,其公差變動模式,一個好的公差分析模式可以預測元件公差能吻合實際元件公差界限有多少,其預測之機率愈大愈好。組裝公差分析可分成三種模式:
1) 最壞狀況模式(Worst-case model)
2) 統計模式(Statistical model): RSS
3) 蒙地卡羅模式(Monte Carlo model).

最壞狀況WC太悲觀,平方根法RSS太樂觀,只有蒙地卡羅方法最客觀。

相關課程連結:

http://www.musigmagroup.com/tw/showser-44.html

公開班課程循環展開中,詳細資訊請洽美優管顧客服專線 (02)2603-9225 #10

service@musigmagrou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