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新聞中心 文章分享

精益和六西格瑪之間的關聯性

時間:2020/10/12 瀏覽:1577

精益和六西格瑪之間的關聯性

 

精益和六西格瑪的不同體現在多個方面,分析二者的不同,首先要看一下雙方產生的時間、地點、文化、經濟環境等諸多因素。

精益生產的提出基於日本的豐田生產方式。精,即少而精,不投入多餘的生產要素,只是在適當的時間生產必要數量的市場急需產品(或下道工序急需的產品);益,即所有經營活動都要有益有效,具有經濟性。

 

 

  其指導思想是,通過生產過程整體優化,改進技術,理順物流,杜絕超量生產,消除無效勞動與浪費,有效利用資源,降低成本,改善品質,達到用最少的投入實現最大產出的目的。LP(Lean Production)的主要特點:(1)拉動式,(2)準時化生產,(3)均衡生產,(4)一個流。

 

  而六西格瑪則由美國摩托羅拉公司通信業務部的喬治.費舍首先提出的,當時的摩托羅拉雖有一些品質方針,但沒有統一的品質策略。為了提高產品品質的競爭力,摩托羅拉將六西格瑪這一創新的改進概念在全公司大力推廣。採取六西格瑪管理模式後,該公司平均每年提高生產率12.3% 。到了九十年代中後期,通用電氣公司的總裁傑克?韋爾奇在全公司實施六西格瑪管理法並取得輝煌業績,使得這一管理模式真正名聲大振。

 

 

  六西格瑪是一項以資料為基礎,追求幾乎完美的品質管制方法。從實質上講,它是一種從全面品質管制方法演變而來的一個高度有效的企業流程設計、改善和優化技術,並提供了一系列同等地適用於設計、生產和服務的新產品開發工具。六西格瑪管理法的重點是將所有的工作作為一種流程,採用量化的方法分析流程中影響品質的因素,找出最關鍵的因素加以改進從而達到更高的客戶滿意度。現今,六西格瑪已經逐步發展成為以顧客為主體來確定企業戰略目標和產品開發設計的尺規,是企業追求持續進步的一種品質管制哲學。

 

 

  六西格瑪管理法的主要特徵,簡單歸納起來有以下六點:(1)以顧客為中心,(2)以過程為中心,(3)科學的問題解決方法,(4)培養專家人力,(5)以課題方式開展活動,(6)追求極大的財務效果。

 

 

  從二者產生的背景我們就可以看出他們本質的不同, 儘管二者都是圍繞流程改進提升,但很明顯精益追求的是速度,而六西格瑪追求的是品質。除此之外,二者還在下列許多方面存在差異。

 

 

  1、對於企業基礎管理水準的要求不同。精益講求的是循序漸進,在真正實現以需求拉動式的準時化生產前,對企業的5S目視化與設備自主保全體系以及員工的多技能等方面都有較高的要求,否則拉動不能實現,或者短期局部的拉動也因為設備、人員、品質的變動而不能夠有效維持;六西格瑪法明確了企業存在的目的是賺取利潤,對於處於不同水準的企業通過界定自身的問題而開展持續的DMAIC迴圈活動,因此它適合於各行各業不同水準的企業。

 

 

  2、思想範疇不同。精益立足於拉動式的準時化生產,消除的是在企業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在工在庫的浪費,精益思想追求的是用最佳的資源配置來最快的滿足顧客的要求。六西格瑪法是一種得到科學優化的解決問題的思想流程,在沒有界定問題的核心之前,避免盲目行動,如同現代管理中的戴明迴圈一樣,六西格瑪所宣導的DMAIC成為企業解決核心問題的思想武器,企業應用六西格瑪既可以解決直接生產部門的問題,也可以解決研發、銷售以及採購等間接生產部門的問題,精益生產是企業運用六西格瑪法消除企業生產中浪費的一件利器。

 

 

  3、解決問題的出發點不同。精益生產以減少7種MUDA為核心目標,直接對症下藥,六西格瑪則從顧客的要求出發,通過自上而下的政策方針展開,列出所有需要解決的課題,從中選擇對顧客最具影響力的課題作為六西格瑪課題實施。

 

 

  4、對財務效果的認識不同。精益生產方式的實現,因為7種浪費的消除或減少,主觀上對企業的財務經營產生貢獻,客觀上這種貢獻的大小對企業財務環境的影響沒有經過科學分析和規劃;六西格瑪的一個直接特徵就是以財務成果為中心,運用帕雷托法則選擇最能為企業帶來利潤的課題來實施,也就是說不賺錢或賺錢少的課題不被優先選擇。

 

 

  5、統計知識的應用。相比精益生產而言,六西格瑪法應用了大量的統計技法,通過對指標進行量化和分析,來驗證你所作出的判斷,從而避免解決問題時的憑經驗,憑直覺,或者想當然。

 

 

  6、對波動的認識和處理原則不同。波動是客觀存在的,企業實施精益生產的失敗絕大多數都是因為波動造成的,一般企業往往急於求成,上來就拉動,其短期的效果也難以維持。六西格瑪則視波動為敵人,力在消滅或減少波動,波動減少了,品質也就提高了。

 

 

  根據上述對精益和六西格瑪差異的分析,我們可以很自然地得出這樣地結論,那就是對二者地選擇要從不同的方面進行比較,根絕我們流程改進的目的和我們企業所處行業的不同在選擇時有所側重。

 

 

  從對流程績效指標的影響來講,如果我們追求的是品質的提升,很明顯我們應該選擇六西格瑪作為我們的武器;反之,如果我們希望提高流程的速度,那麼精益就是我們最好的選擇。這是因為一般六西格瑪相關的方法和工具都不注重時間問題,他們通常只關心如何來確認並消除缺陷。由六西格瑪流程改進帶來的任何時間上的節省,常常只是減少缺陷的一個副產品,是由於解決了一般性的問題而節省的。

 

 

  從行業或企業的特點來說,如果你面臨的情形是顧客需求變化大,多品種少批量的生產,這是可以直接採用精益解決問題的場合,那麼你應該毫不猶豫的選擇精益。對於離散型的製造業,由於工序間的大批量在製品的流轉而造成在工在庫浪費,製造週期的延長,實施單件流的精益生產後可以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而六西格瑪不僅可以應用於解決生產領域的問題,同時它也尋求解決非生產領域的問題,對於品種少,大規模訂制的流程型製造業,採用六西格瑪可以清晰地界定企業現存的問題,從品質、成本和顧客滿意度等多方面改善企業的經營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