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EA中用到的RPN是一個專有名詞——風險係數或風險順序數,是risk priority number的首字母縮寫。
在具體使用中,它代表的是事件發生的頻率(O)、嚴重程度(S)和檢測等級(D)三者乘積,三個參數都在1~10的範圍內,RPN的範圍從1(絕對最好)到1000(絕對最差),數值愈大說明潛在問題愈嚴重。
在新版標準中,RPN將改用為優先級Action Priority(AP),AP表為提供了的所有1000種可能的S、O及D的邏輯組合。
全新的FMEA七步法:

新的風險評級標準
嚴重度評級——對各個級別均定義了新的10分制量表 。評級 10 和 9 與功能安全組對應(無論警告如何,安全評級為 10 , 而法規評級為 9 ) 。
頻度評級——10分制量表,並額外強調將預防控制作為頻度評級的輸入 。
探測度評級——考慮探測能力、探測方法成熟度和探測機會的10分制量表 。
對於頻度和探測度,給出了更詳細的、帶示例的評估表 。
刪除風險優先級RPN方法,並表示不推薦使用風險優先級(RPN)闕值來確定所需要的措施 。
風險優先級RPN是 S(嚴重性) x O(可能性) x D(可探測性) 的乘積,它可以提供有關評級範圍的一些信息,但僅 RPN 並不能確定是否需要採取更多措施,因為 RPN 對 S 、O和 D 的權重相等。因此, RPN 可能會對 S 、O和 D 的不同組合產生類似的風險數,使團隊無法確定如何進行優先級排序 。
增加風險控制措施優先級AP表格,取代RPN。根據不同的S(嚴重性)、O(可能性)、D(可探測性) 組合,可以通過查表確定相應的風險控制措施的優先級(AP)
對不同AP優先級,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降低風險級別,同時也可以判定現有的控制是否充分。
1)高優先級(H):最高級別的改進優先級,團隊必須(shall)確定適當的行動以改進預防和/或探測控制;如果沒有改進措施,應有文件化的理由說明。
2)中優先級(M):中等級別的改進優先級,團隊應當(should)確定適當的行動,以改進預防和/或探測控制;如果團隊結合公司實際情況,不採取改進措施,應有證據顯示為什麼控制是足夠的。
3)低優先級(L):最低級別的改進優先級,團隊可以(could)確定改進預防或探測控制的措施
從新版手冊說明中看到對高度AP優先級必須(shall)改進,對中度AP優先級應當(should)改進預防和/或探測控制預防和/或探測控制。如果要改善高度與中度風險都必須要從S嚴重度、 O 發生度、D偵測能力著手, 對AP先度是無法直接下手。
減少發生度O的方法
藉由下列工具來瞭解與減少變異–
*因果圖以發現根原因原因
*使用防錯設計(Pokayoke),消除錯誤發生的原因。
*實驗設計 (DOE) 以優化產品。舉例來說,藉由測試不同零件數值之結合來優化產品性能,P圖幫助建立穩健設計實驗
*模擬以發現最佳的性能參數
*良好的工程典範!
* DFSS 工具
減少偵測難度的方法
控制:預防設計問題洩漏到用戶端以減少偵測難度等級、驗收和開發更好的控制方法
*在硬體上,轉變心態從偵測控制到預防控制
-預防控制: 模擬、控制實驗、防呆設計
-偵測控制: ALT測試
*在軟件上,針對新的失效模式可能需要開發新的測試方法
減少嚴重度的方法
降低嚴重度分數只能透過對系統、子系 統、零件或過程的設計變更。新設計具有下列特點:
1)改變設計使失效模式不再發生:
鈑金衝壓件開裂毛邊刮傷,改為壓鑄件沒有開裂毛邊。
氫氣球是可燃性氣體,潛在的失效後果為爆炸,改充氦氣就不會爆炸。
2)改變設計產生嚴重度較低的失效模式,降低嚴重性:
油汽車改為電瓶車,產生較輕微的汙染。
核電廠有輻射危害人體,改為天燃氣發電產生的空汙死的比較慢。
3)改變設計隔離失效模式所造成的影響:
開放式割草機改為包覆式設計,刀片斷裂不會噴出傷人。
窗型空調改為分離式空調,隔離失效模式。
4)使用TRIZ解決矛盾問題,提高性能的同時減少失效模式所造成的危害。這中方法可以降低大多數的失效模式的影響,或轉換失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