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新聞中心 文章分享

五大工具之AIAG-VDA FMEA手冊(2019年新版)七步法

時間:2019/9/25 瀏覽:7290

新版FMEA開發的方法進行了結構化的定義,即七步法。

七步法適用於所有FMEA的開發,如SFMEA/DFMEA/PFMEA,分為兩大部分:步驟1-3為系統分析部分,主要是為FMEA分析做好前期準備;步驟4-6為失效分析和風險降低部分,主要是進行失效分析並進行改進活動。

步驟一:範圍定義
分析範圍的主要工具為Boundary Diagram框圖,主要目的是界定FMEA分析的邊界,定義在 FMEA 中包含和排除的內容。
步驟二:結構分析
結構分析的目的是視覺化設計或過程元素之間的關係和相互作用。AIAG-VDA在結構上至少需要3個層次:Higher Level 直接上一層級> Focus Level 聚焦分析層級> Lower Level直接下一層級。結構分析的常用工具是結構樹。
1. 對於 DFMEA,專案被擴展為系統、系統元件和零部件
2. 對於 PFMEA,專案被擴展為過程、過程步驟和過程元素
3. 添加過程工作元素標籤
4. 人、機器、間接材料、環境
步驟三:功能分析
功能分析的目的是識別功能與要求,並分配給系統結構元素,然後向下分配到下層級元素,進行功能分析時,需明確區分產品的基本功能、詳細要求和設計約束條件和假設,可使用Function Worksheet功能分析表的工具進行,也可以使用P圖及介面矩陣等工具進行功能分析。
1. 對於 DFMEA,功能/要求是系統功能的擴展功能,系統元件的要求或預期功能, 以及元件元素的性能和功能,以及要求的預期輸出或特性;
2. 對於 PFMEA,功能/要求是焦點元件、功能過程步驟和工作功能的擴展功能。

步驟四:失效分析
新版FMEA最有特色的地方是將失效影響FF、失效模式FM和失效起因FC的邏輯關係以“瀑布模型的方式”進行了有效的展示,即上一層級的失效模式即為下一層級的失效影響,而下一層的失效模式即為上一層級的失效起因,在進行失效分析時,需同時進行三個層級的分析,並在FMEA表中體現出三者的邏輯性。
1.焦點元件的概念建立分析的焦點
2.在 FMEA 表單中列的順序改變,失效模式、失效影響和失效原因以形成失效鏈(更 容易閱讀失效事件)
3.從結構分析到功能分析到失效分析(為了綜合考慮重大變化)的資訊流動的改變。
步驟五:風險分析
該步驟的主要目的是對嚴重度、頻度及探測度進行打分以量化風險,並確定改進行動的優先順序(AP)。打分標準與AIAG 4th FMEA手冊有很大的不同,同時,取消了RPN,以AP代替。
步驟六:優化
FMEA小組必須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的努力來減少所發現的任何風險,由於資源、時間、技術和其他因素的固有限制,團隊必須選擇如何確定改進的優先順序。只有當所有的措施完成及驗證後,才能進行產品發佈。
1. 將"推薦措施"更改為兩列;預防措施和探測措施
2. 增加新一列"狀態":未受影響的、正在考慮的、正在進行中的、已完成的、廢棄 的。

步驟七:文件化

D/PFMEA的結果文件需要向管理層和客戶報告內部情況

FMEA結果需紀錄存檔,FMEA的結果文件需要向組織管理階層和客戶報告內部情況,需注意新版 FMEA最終文件結果不一定是 FMEA表,也應包含失效網、功能網及AP改善前後報告。

新版變更重點:

1)於報告中總結 FMEA的範圍與結果

2)失效的技術風險作為開發計畫與專案里程碑的參考


二.五大工具之AIAG-VDA FMEA手冊(2019年新版)AP優先順序表

AP優先順序分三種:
1)高優先順序(H):最高級別的改進優先順序,小組必須(shall)確定適當的行動以改進預防和/或探測控制;如果沒有改進措施,應有檔化的理由說明。
2)中優先順序(M):中等級別的改進優先順序,小組應當(should)確定適當的行動,以改進預防和/或探測控制;如果小組結合公司實際情況,不採取改進措施,應有證據顯示為什麼控制是足夠的。
3)低優先順序(L)最低級別的改進優先順序,小組可以(could)確定改進預防或探測控制的措施。
注:如果暫時不採取改進措施,至少應包括“不需要進一步行動”的聲明。
可以採用以嚴重度、頻度或探測度(D)為基礎的AP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