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新聞中心 文章分享

管理靠報表,報表靠數據,數據靠收集

時間:2019/3/19 瀏覽:1891


無論你做什麼工作,你都需要學會用數據來管理你的工作,而不是憑感覺。

管理者需要每天去分析你的庫存數據、財務數據、銷售網絡、產品生產流程、品質數據、售後數據。

企業的庫存是否合理、財務是否健康、銷售網絡是否正常、生產流程是否順利,售後網絡是否完善,企業都得從重視數據管理開始。根據這些數據,你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數據管理對應於內容管理、競爭情報、知識管理、商業智能、數據倉儲,如何權衡效益和成本,綜合各個業務子系統的信息,實現良好的數據管理。

我曾為多家企業做管理顧問,發現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就是很多領導對數據不感興趣,不喜歡用數據說話。可能是因為數據的收集、分析是一個苦差事,費神費時,還很枯燥。但這對一個管理者來說並不是一個好現象,只是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他們大多說話做事憑經驗憑感覺,看上去胸有成竹,信心滿滿,但你要是認真起來,問一個為什麼?往往是一問三不知。肚裡沒有什麼東西,許多事情僅僅是想當然,停留在表面。而且這樣的領導比較固執,不容易改變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而那些掌握大量數據的人同樣給人留下兩種印象,一是業務精熟,基礎工作紮實,注重收集、整理、分析大量的數據,這樣的人往往敬業勤業,以工作為唯一關注點。二是能力精幹,善於從繁雜的數據中尋找關聯,揭示事物的本質,並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這樣的人不僅聰明能幹,而且令人敬畏。

數據是什麼?數據就是一種信號,就是告訴你已經發生了什麼,或即將要發生什麼的信號。我們就是依據對「信號」的判斷來決定我們行事的方向和方式——什麼事可以做,什麼時候做,以及應當採取什麼樣的方式來做。

可以說,沒有數據,就不會有管理。只有當你真正對數據感興趣的時候,當你喜歡用數據說話的時候,你才能真正感受到數據的重要性。

首先,數據就是證據和事實,增強你的說服力。

任何好的想法和觀點都可能會遭到對手的質疑和反駁,但你把數據亮出來的時候,對方可能就會啞口無言。你能把「黑」說成「白」,但你能把「3」說成「4」嗎?

其次,數據可以暴露問題,揭示本質,改變原有的錯誤觀點和習慣性的思維方式。

我們做了那麼多愚蠢的決策就是因為沒有問問「數據」,而是自己想當然。比如,你負責管理一個紙巾品牌,一捲紙巾售價50元,生產一捲紙巾的實際成本為15元,下屬提出兩個促銷方案:方案A:降價20%,銷量增加20%;方案B:降價40%,銷量增加80%。你會選擇哪個方案呢?

表面上看,降價40%,銷量增加80%,應該是一個不錯的方案,但實際上是最糟糕的方案。最好的方案反而是保持原價不降價。可見,薄利多銷並不總是一個好的策略,也是有條件的。

數據化管理的優點:

1、數字最簡單: 是人類最容易學習、接受、掌握的知識。

2、數字最客觀: 能客觀、公正地反映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3、數字會說話: 能消除語言障礙,中國文字較難理解雖然這是文化優勢,但對溝通執行不利。

4、數字速度快: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大大加快了數據的計算、統計、分析、處理的速度。

5、數字國際化: 在國際商業運作中大量使用,是國際化的語言。

6、數字來決策: 能正確評判企業技術、質量、財務、營銷、服務、人力等績效。

7、數字最有力: 從平民百姓到專業權威,再挑剔的消費者在有力的數據面前也能理解接受。

數字化管理的重要性:

作為企業的一員,我們能做什麼不論你是一線員工或是企業領導,我們都是數字的管理者。事實上,只要你願意,幾乎一切的管理要素、模塊和結果,都可以數字化。包含確認消費需求﹑購買心態﹑消費模式﹑購買方式、產品定位、產品特徵、產品性能、產品生產、產品品質、產品周期、產品服務等等所有企業行為,也不再是憑藉個人感覺、來自於數字分析。一線員工:我們是數字製造者,原始數字的準確、及時的記錄是我們的責任基層管理:我們是數字處理者,原始數字的篩選、加工、上傳是我們的責任中層管理:我們是數字組織者,數字的分析、判斷、處理是我們的工作要點高層管理:我們是數字決策者,數字是我們最好、最公正的參謀,是利潤的代言人

我們在數字化管理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人為本,要理解人,尊重人,激發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挖掘人的潛能,充分發揮人的才幹,以取得最好的工作績效。注重情感管理,以塑造良好的人際關係;注重民主管理,提高企業職工的參與意識;注重自主管理,最大限度地調動人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注重人才管理,充分利用人力資源;增加人力資本,提高企業職工的素質;注重文化管理,建設企業文化,培養企業精神等。